當前位置:高考升學網(wǎng) > 高考志愿填報 > 正文
院校是考生報考的另外一把尺子,和專業(yè)相比,我認為更重要。因為社會上用人單位在招聘時,常用的門檻標準主要是學校,而不是專業(yè),比如“985、211”。
在以前,這個標準比較簡單,對于多數(shù)人,能選985,不選211,其次是其他學校。當然,如果考慮地域、專業(yè)等因素,需要重新評估,后面我再專門談。
2017年7月,作為“985、211”的升級版,雙一流建設名單正式公布,在民間認為這是最新一批的“重點”大學,打亂了原來比較簡單的標準。
“雙一流”分一流高校與一流學科,在一流高校上共有36(A)+6(B)所,本質上就是原39所985高校,加上出于戰(zhàn)略平衡考慮增加的云南大學、鄭州大學、新疆大學這3所高校。
此外,還有一大批高校入圍一流學科,成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。這批學;旧鲜欠985,以211高校為主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,可以把“雙一流”不恰當?shù)乩斫鉃椤?85+211”。但是,在總體入圍的一流學科高校中,明顯比原211高校名單大幅擴展,總數(shù)達到137所高校,比原211高校總數(shù)多出25所。這25所高校,除河南大學與寧波大學外,其他高校幾乎都是單科性高校,名單如下:
北京協(xié)和醫(yī)科大學、上海中醫(yī)藥大學、中國科學院大學、中央美術學院、成都理工大學、成都中醫(yī)藥大學、廣州中醫(yī)藥大學、河南大學、南京林業(yè)大學、南京信息工程大學、南京郵電大學、南京中醫(yī)藥大學、寧波大學、上海海洋大學、上海體育學院、上海音樂學院、首都師范大學、天津工業(yè)大學、天津中醫(yī)藥大學、外交學院、西南石油大學、中國美術學院、中國人民公安大學、中國音樂學院、中央戲劇學院。
音、體、美、海洋,醫(yī)學,外交等老牌單科性學校全部聚集了,從這個名單中,可以清晰地看出,“雙一流”更倡導的是學校的學科特色。在原“985、211”工程中未能入圍的特色學校,這次大規(guī)模進入了“雙一流”。
那么我們如何選擇學校呢?需要看“985、211”還是“雙一流”?
對于985學校,其實沒有爭議,全部進入了雙一流高校,只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,東北大學,湖南大學掉到了B檔,在學校選擇上,這類學校沒有什么可糾結的。
為難的問題出現(xiàn)在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上。有25所高校并不在原211高校名單中,那么用人單位會有門檻限制嗎?選擇哪個更好?
短期看,“雙一流”的“名單效應”還不會那么顯著,社會上對“雙一流”的認可肯定會有一個過程。因此,能保211,還是先保211(因為211也都是雙一流)。但是,從此次入圍名單可以看出,從學科專業(yè)角度看,很多新入圍的雙一流高校在辦學歷史與學科專業(yè)的實力上還是很突出的,甚至高出很多211高校,更值得考生與家長考慮。尤其是面對當初因平衡因素而入圍211的高校而言,更值得選擇新入圍的這25所雙一流高校,而非原211高校。
這里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科學院大學,雖然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入圍一流高校,但其實力顯然高出了很多985高校。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,中國科學院大學有18個學科獲得A+,僅次于北大清華的21個A+,遠遠高于傳統(tǒng)的第三,浙江大學的11個A+,頗有打破中國高校兩強爭霸局面的意味。只是,我們還需要觀察在研究上技高一籌的中國科學院大學,能否在辦學上充分利用好這一優(yōu)勢,真正對清華北大形成威脅與壓力。畢竟,科研與教育、與辦學是兩個事情,絕不那么簡單。
當然,“雙一流”是一個動態(tài)名單,5年一個周期,有出有進,現(xiàn)在入圍“雙一流”的高校,下一輪完全可能出局,而沒有入圍的,也完全可能入圍第二期名單,這是和以往“985、211”完全不同的地方。一些用人單位限定是哪一期入圍的雙一流高校,也完全有可能,這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。
總結一下,你足夠優(yōu)秀,如能上985,本來就已經(jīng)兼顧了不存在矛盾。對于那些在211與一流學科入圍高校之間不能兼顧,糾結的考生,完全可以考慮此次入圍的一流學科學校,因為他們相關的專業(yè)特色更為突出,辦學歷史與實力也都有過人之處。只是從就業(yè)角度,從用人單位的門檻設計角度看,211在一個階段以內更為保險穩(wěn)妥。
最后,需要說明一下,從理論上,我們都應該反對“以出身論英雄”,反對在招聘、招生中搞出身歧視。但在現(xiàn)實中,這是很多用人單位的自發(fā)行為,有其合理性,不在我們的討論范圍內。